网站首页学会活动钢琴比赛认证会员
学会简介学习交流钢琴考级加入我们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

学会活动

 / 正文

佛山日报专题报道《胡馥牵起佛山琴童的梦》

发布时间:2007-06-12    阅览数:

 

      胡馥牵起佛山琴童的梦(2007年6月1日)

   

 

    她见证了佛山儿童钢琴教育由荒凉走向繁荣的过程,她是

佛山儿童钢琴教育的推动者。在儿童钢琴教育出现浮躁倾向的

时候,她认为,钢琴老师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蕴,要把音乐和文

化还给钢琴课……

  

    人生之始:钢琴课

    “沓沓的声音由远而近。一辆有着悬挂着八角,涂了黑漆的

灯。篷上装饰得既华丽,又很有品味的马车,在哈尔滨道里石头道

街上缓缓而来。不用看,听那清脆有节奏的马蹄声,就想像出那匹

高大的洋马走路的姿势是何等优雅,高贵得像一个绅士在跳狐步

舞。马蹄声渐渐停下来了。从车厢里下来一个头裹得严严实实的老

妇人,她就是我的俄国钢琴老师,瓦捷琳娃西琳娜……”

    胡馥在回忆启老师的一篇文章里,用一种优雅、富于音乐感

的语言,讲述一位严厉而智慧的俄国钢琴老师。这位逃亡哈尔滨的

前沙皇时代女贵族,用她余生的残照,在她童年的天空里布下了美

妙的日月星辰:关于音乐、关于文学、关于艺术……

    怀揣这份优美的情致,转眼,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在命运的起

伏跌宕中,不同的角色随着人生际遇转换:歌剧院钢琴演奏员、大

学钢琴老师,最终,仿佛冥冥中的一种召唤,仿佛当年流亡生涯

中的瓦捷琳娃西琳娜,在钢琴课上为她打下的一个伏笔,钢琴艺术

育,不知不觉已经伴随她大半个人生了。

    昼夜在白键黑键上孜孜不倦地跳跃,时光像音乐流淌。站在钢

琴边上,站在当年的瓦捷琳娃西琳娜站立的位置,她轻轻哼唱着优

美旋律,头和手随着孩子的琴声摇动,情不自禁之处,她连身体也

在跟随节奏,挥洒不尽的充沛激情为旋律而起伏。

    当然,她生气的时候孩子们也很怕她,把曲子弹坏了,这是她

最不能容忍的事情,她满腔的激情会在瞬间化作急躁不安的乌云,

劈里啪啦下一通雷雨。胡馥是一支情绪激烈饱满奔放的钢琴曲,无

论生气还是高兴,她都会表现得相当强烈。她严厉起来孩子们会害

怕得心中忐忑,一旦童心大发,又能和孩子笑成一团。有时她会随

着一支欢快的圆舞曲在琴房里快乐地转起圈来,像《音乐之声》的

马利亚那样天真活泼。

  艺术之泉源源不断,塑造她多彩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,并不会

随着年龄而褪色。

  人生之始,音乐是最美好的祝愿。她相信,从她琴房走出的孩

子,无论身在国内还是国外,从事的是工科还是医科,有了音乐的

陪伴,他们的一生将不会孤寂。

  

    与佛山的相遇

    1986年,胡馥和佛山初相遇。那时,她爱穿一件鲜艳的背心式

的无袖衬衫,露着北方女人特有的丰腴白皙的手臂。这本来是夏天

绽放的一幕风景,在佛山街头却因为少见而显得突兀,频频被人

注目。个女领导好心提醒,拍着她的手臂说:我们都从来不露

个,好肉酸的。肉酸?作为一个爱美的艺术女性,胡馥很吃惊:

个城市居然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女人的手臂。

    与其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经济地位相比,这座城市文化上尚存

的传统与保守也在骨子中深藏不露,偶尔会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显示

强大的力量。当年胡馥以一个北方女人风风火火的鲜明个性和侵染

过西洋文化的思想作风,与这个城市的相遇,会迸发怎样的火花?

20年过去了,令人欣慰的是,这座气质温和含蓄的城市,被证明可

以包容和吸纳更多的内容和风格。作为佛山最早的一批专业钢琴老

师,胡馥完全见证了佛山儿童钢琴教育的整个发展过程,成为其中

的推动者,并亲手创建了佛山钢琴学会,任首届会长,成为佛山钢

琴教育界备受尊敬的钢琴教育家。

  1986年,受城区文化馆的邀请,她第一次来到佛山,为孩子们

上课。当时整个佛山参加钢琴考级孩子一共才25名,整个市场没有

一家琴行,买一台钢琴还需要有关部门的特批。可以说,在当时,

学钢琴可谓少数人的特权。

    1988年,作为引进的人才,她正式定居佛山。儿童钢琴艺术培

训中心在市儿童活动中心成立,胡馥告别大学老师的身份,在佛山

儿童钢琴教育领域开荒拓土。

    也许当时就连她自己也未曾意料到的是,一场儿童钢琴艺术

教育的平民化运动已经在佛山的文化版图上拉开了帷幕。

    1997年,香港回归前夜,“迎回归,胡馥师生钢琴演奏会”在

金马剧院举行。胡馥像马利亚一样带领孩子们登上舞台,这一夜,

孩子们的“音乐之声”第一次在这个城市的上空久久回荡。10年儿

童钢琴教育的成果见证,仲夏夜之梦,胡馥体会到了甘香,她写

道:“我牵着孩子们的手, 步入音乐殿堂,展开冥想的翅膀, 翱翔

在广阔无际的天穹,美妙多彩的乐声, 于平凡的世上给我们快乐和

美丽……”

    这场音乐会中,一个叫卢颖文女孩有出色的独奏表演,她,

来自一个工人家庭。

    很多年过去了,如今佛山大的琴行有几十家之多,每年参加考

级的学生多达几千人,大部分幼儿园都有不同程度的钢琴教育。学

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来自普通家庭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文化的

提升,儿童钢琴教育不再带有贵族色彩,而是越来越广泛地普及。

   

     赋予钢琴课灵魂

    虽然,生活中的胡馥特别“小资”。她喜欢午后为自己煮一杯现

磨咖啡,不加糖,也不加奶,然后拿一本书,在书和咖啡的清香

中度过一个静静的下午。年过半百,她对衣饰仍然相当挑剔和讲

究,她认为这代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。她喜欢小动物,曾经养过一

只神气的小笨笨……但是,胡馥的精神世界并未受限于这些精致的

生活细节,而沦为一个局面狭小、肤浅俗套的“小资女人”。实际

上,她底蕴丰厚、气象开阔……精神上秉承了高贵的气质,这种高

贵与金钱地位完全无关,而是得之于人类优秀文化资源的滋养。

  今年五月,胡馥到俄罗斯旅游,这是瓦捷琳娃西琳娜的祖国。

从小她就被教会用俄语背诵普希金的诗歌,她饱读俄罗斯文学的经

典作品,现在只要一谈起俄罗斯文学,她仍然会激动不已。在俄罗

斯,一口流利的俄语使她完全可以抛开导游,在自己精神的国度中

自由穿梭、怀旧、寻找,这是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,像故乡一样

亲切。

  俄罗斯文化高贵坚韧,有一种承担人类苦难、维护人类尊严的

自觉。俄罗斯文化孕育过许多骄傲的名字:普希金、叶赛宁、阿赫

玛托娃、茨维塔耶娃、托尔斯泰、屠格涅夫、果戈理、陀思妥也夫

斯基、柴可夫斯基、列宾……在俄罗斯文化的灿烂星空里,“白银

时代”的女诗人们几乎可以视为这个民族灵魂的象征,其优美高贵

的形象,悲怆壮观的篇章,构成了生命和精神的最高形式……

  至今,胡馥仍旧从心底里感激瓦捷琳娃西琳娜,她给了她影响

一生的教育。所有的艺术,在形式和语言之上的层面,都是相通

的。弹一首忧伤的曲子的时候,呈现的画面感来自列宾的绘画,俄

罗斯大地上那些静静的白桦林是她心中永恒的风景;弹柴可夫斯基

的《十月秋》的时候,她心中回荡的是普希金诗歌《皇村记忆》。

  所以,胡馥坚持认为,钢琴老师重要的是要有文化底蕴。当前

国内钢琴教育“重技术轻感觉”的弊病正是老师们文化底蕴不足的

一个后果,钢琴课一旦沦为技能培训,音乐的本质,美和情感就会

被忽视。

  与当年佛山市场买不到一架钢琴的情况相比,如今琴行遍地开

花,叮咚之声随处可闻。胡馥笑言:佛山银行多、药店多、琴行

多。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,产生浮躁的泡沫是难免的,急功

近利的心态不利于教师队伍资质的提高。

  老师对于年轻老师们对于物质上的追求予以宽容的理解,毕

竟“我们也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,体会过物质的困窘”,

但她认为,物质的追求虽然可以理解,但不应该止步于此,年轻的

老师应该更有追求,从精神上提升自己,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。

  对于胡馥来说,她的指头触摸的不仅是琴键,而是音乐的灵

魂,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果实。大师们的情感与言说,通过跳跃的琴

键纷纷向她涌来,不可遏止,源源不断。

  生命丰盛若此……

 

●关键词

  儿童钢琴教育

  上个世纪初,钢琴在我国只有极少数经济富有、又有较高文化

素养的家庭有机会接触,国运多舛、山河破碎,普及性的儿童钢琴

教育无从谈起,这种情况差不多持续到上个世纪末。随着社会的稳

定、经济的繁荣,钢琴渐渐走近普罗大众,褪去贵族色彩,成为平

民阶层可以亲近的文化产品。上个世纪90年代以降,越来越多的孩

子踏上学钢琴的道路,“钢琴”、“考级”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

热门话题,“钢琴热”持续升温,经久不衰……

  记者评述:

  给孩子们的美好礼物

  如果有一天,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,他们言语枯燥、精神贫

乏,日子过得空洞无聊,缺乏优美的情趣和高贵的内心。这是多么

痛心和遗憾的一件事?

  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,奠定他一生精神成长的坚实基础?一千

个家长可以给出一千个答案。

  其中肯定有一些孩子,会在钢琴上度过他们的童年。应该给孩

子怎样的钢琴教育,才不会辜负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?

  也许是发展速度过于迅猛,眼下国内的儿童钢琴教育一派繁荣

的大好形势,使人容易陶醉,却疏于对钢琴教育本质的追问。说到

底,钢琴是一种文化,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,如果剥除钢琴的内在

灵魂,那么弹钢琴和弹棉花没有什么区别。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。

  但不幸的是,我们的很多孩子,就在弹棉花。无论他们的技巧

多好、速度多快,他们只是在弹棉花。技巧本来只是手段,但有时

成了目的。

  在采访胡馥老师的过程中,她总是反复强调:钢琴老师必须有

文化。“有知识没文化”的人比比皆是,盖因为技术层面的东西容

易掌握,而文化的养成却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,这需要一个社会沉

静下来,去掉急功近利的浮躁泡沫,优雅地梳理生命中的本真。

   胡馥认为钢琴教育对个性塑造、人格培养、启迪智慧方面有着

难以估量的作用。除此,在自己的钢琴课上,她还格外重视对孩子

情感和审美的启发,这是音乐的灵魂所在。她认为,一个能够懂得

情感和美的孩子,一生会过得比较丰富,会在人生的过程中感受一

切,享受一切。

   

    我想,音乐是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了。